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机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需要。在扩大内需成为战略新支点的新时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资源有效转化成生态资产,创造绿色经济新动能,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性课题。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之间价值关系的深刻洞察和高度凝练,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2010年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产品”概念,将生态产品与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并列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可消费的产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强调,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提出“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热点方向,各地政府积极行动,丽水、湖州、抚州、南平等地区先行先试,结合试点示范基地创建,开展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创建区域生态产品品牌、建设“生态银行”、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等创新实践,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效探索,展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广阔前景。
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绿色发展理念指引的战略方向,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一是概念认识有待深化。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概念还缺乏清晰明确的政策界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等,各界尚未达成共识,认知上存在一定混乱,实践中存在生搬硬套、搭车蹭热度等现象。
二是政策制度尚未形成体系。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而言,该领域政策还缺乏顶层设计,部分重点环节存在瓶颈,政策抓手尚不清晰。例如,生态产品的市场发现机制、交易机制缺失,产品设计、交易平台、交易环节等均不明确;与现有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怎样有效结合,路径尚不明确。实践中,地方政府各部门分工推进难度大、系统性难以保证。
三是深层次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涉及广泛的利益调整,相关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关键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例如,一些生态资源的价值评估与资本市场估值脱节,金融资本难以规模化、实质性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一些试点工作总体上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承担生态补偿资金的压力较大,单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面临难以持续的风险;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项目和工程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惠及普通民众而不只是资本,让更多普通人享受资产收益而不只是生态效益,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前,对生态产品内涵及其价值的认识还在不断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和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未来,要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做得更好,需要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凝聚政策共识。系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一个“拦路虎”是认识混乱、缺乏共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丰富、关联性强,其政策精髓、应用场景、产业边界、措施抓手都有待逐步清晰化。这就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从各地开展的丰富实践中总结经验。要开展科学、系统的调查研究,深入总结提炼,提出能“说得清听得懂”的政策界定,让更多人理解相关理念和政策目标。同时,能够对一些关键、深层次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二是强化制度创新,整合政策工具。生态产品在时空分布上差异大、不均衡,其价值实现途径的选择必须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的特点,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创新和制度供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改革,要用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各地区找到工作抓手,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情况落地。部委层面需要整合政策工具,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目录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方法,进一步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推进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化机制建设,推动生态资产金融化,探索将林权、水权、排污权等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贴现成生态资产价值,引金融活水支持绿色生态项目建设。
三是坚持久久为功,系统推进创新。对很多地方政府而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涉及部门多、专业领域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摸索,以纯工业化思维来处理可能适得其反。同时,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和项目等的可持续性,为了创新而创新。各地政府需要以系统思维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政策系建设;在重点区域(地理区域、重点流域)、重点环节、典型场景、典型模式的实践中取得突破,充分利用好各项已经开展的政策实践。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重视自我总结和学习交流,积极借助各类专业机构的力量支持。
四是利用商业力量,发挥企业作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商业角度看,没有非常成熟、固定的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可以利用,仍需要探索和挖掘,不断拓展现有的商业边界。要靠敢闯敢干的企业家精神,要利用好社会资本和商业力量,发挥企业在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为商业场景突破进行示范。地方政府需要有政治智慧,支持、帮助企业家去探索、发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新生事物,很多示范项目和商业模式需要时间锤炼。因此,要坚持久久为功,尊重规律、持续探索,不急功近利;要坚持系统思维,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不断改进突破;要坚持因地制宜,不生搬硬套。总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一项伟大事业,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蕴含巨大商业机会,需要政府主导,需要企业、学界和公众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