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資訊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王曉濤/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王曉濤
在二零二一世界半導體大會南京江北新區(qū)的展位上,停放著一輛嶄新的汽車——MARVELR。該車是上汽R汽車旗下的一款5G智能電動SUV,是全球首款整艙交互5G量產車,也是集智設計理念在SUV產品上的首次量產演繹。據悉,同屬R品牌下的智能網聯(lián)純電動汽車ER6,已在南汽江北新區(qū)基地量產。
一個半導體的展會上何以會高調展示一輛汽車呢?原因很簡單,MARVELR全車搭載了430多片車用半導體芯片,主要分布在智能感知、5G智能駕駛、智能駕艙、電池電機智能管控等方面。所用芯片均采用國內外主流品牌芯片,包括華為巴龍5000、NXP、英飛凌、瑞薩、博世、三星等。該車率先落地紅綠燈信息推送、停車起步引導、彎道速度預警、交叉路口避免沖突等17個5GV2X(車對外界的信息交換)功能場景,實現(xiàn)了“人-車-路-云”的高度協(xié)同與無縫銜接。
半導體的展會上出現(xiàn)汽車其實并不奇怪,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近年舉辦的車展上,開始看到越來越多集成電路廠商的身影,比如AI芯片廠商地平線等。
統(tǒng)計數字顯示,目前,在消費電子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汽車芯片正在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增量驅動主力。伴隨著新能源驅動和智能駕駛滲透率迅速攀升,汽車所需要的芯片越來越多,智能新能源汽車用芯片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1%。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收入為4203億美元,全球汽車芯片市場銷售收入為374億美元。預計二零二二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收入為5426億美元,全球汽車芯片市場銷售收入為656億美元,份額占比由8.9%上升至12.1%。
2019年,單車汽車芯片成本均值為400美元;二零二二年,單車的汽車芯片成本均值大概是600美元?!邦A計二零二二年我國汽車市場規(guī)模為2500萬輛,簡單換算,整個汽車芯片市場大概有150億美元的市場潛力,約占全球市場的22%甚至更高?!眹倚履茉雌嚰夹g創(chuàng)新中心副總經理鄒廣才在首屆世界汽車半導體創(chuàng)新協(xié)作論壇上如是說。
對于汽車芯片市場的增長潛力,參加同一論壇的英飛凌大中華區(qū)汽車電子事業(yè)部高級總監(jiān)仲小龍有著相同的感受,“汽車用半導體的份額將會大大加快”。英飛凌去年是全球十大半導體企業(yè)之一,仲小龍表示,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智能汽車單車上用的英飛凌半導體產品的價值達6500元人民幣,接近1000美元,“遠遠超出我們之前的預期”?!岸颐髂赀@個數字將奔向1萬元人民幣,可能超出我們之前的預測。之前我們都認為到2025年,整車半導體的價值會達到750美元,這個數字在今天看來是保守了?!彼恼Z氣中透露著興奮。
眾所周知,近幾年國內新興汽車制造商快速崛起,汽車日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lián)化。在二零二一世界半導體大會·創(chuàng)新峰會上,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qū)總裁蘇華打了一個比方,“汽車實際上就是一個手機加了四個輪子,只是把手機做大一點”。
而英飛凌顯然就是想“把手機做大一點”的廠商之一。據介紹,英飛凌全球業(yè)務超過四成是汽車電子,去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英飛凌的占比為13.4%。其產品集中在傳感器、微控制器、功率半導體和存儲半導體四部分。
仲小龍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相對較高,為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全產業(yè)鏈都在攜手推動整車成本降低,實現(xiàn)真正的市場化。而這種變化,對汽車半導體顯然既是挑戰(zhàn),更是巨大的機遇。
自動駕駛目前越來越火爆,大部分的車都做到L2+的水平,有預測到2025年能夠實現(xiàn)L2+水平的整車將達到250萬輛以上;到2030年,達到L4、L5水平的車將會逐漸量產。“在激光雷達和傳感器上融合的器件,可能將會占半導體物料成本的的一半以上。網聯(lián)化方面目前主要是基于藍牙、WiFi技術實現(xiàn)車到車、車到終端或到云端等一系列連接技術,也有產品組合能實現(xiàn)遠程的娛樂信息處理和車身處理,未來的車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還會成為人們可信賴的第二生活起居室或者第二辦公區(qū)域?!敝傩↓堈f。
提到智能網聯(lián)離不開4G、5G。高通技術公司產品市場高級總監(jiān)艾和志介紹,在4G元年時,全球只有一兩家汽車廠商首先采用4G技術,但是在5G時代,全球有超過18家車廠采用高通的5G解決方案。在他看來,汽車是極致的移動性平臺?!拔磥淼钠嚕粌H僅是大號的帶著四個輪子的智能手機,而且是個極致的移動平臺;不僅僅對生活和駕駛體驗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對于社會也會帶來全新的體驗。”
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1.5億輛汽車采用高通平臺化技術,全球領先的車廠超過22家采用高通數字化的數字座艙平臺。艾和志說:“從芯片、技術提供商的角度講,我們認為汽車需要各種各樣的技術,包括自動駕駛、數字算法、網聯(lián)連接、安全及充電等一系列技術,不僅需求量大,而且要求也非常高。”